
一盤嚐遍印度風味!正宗塔利定食吃法全攻略|手抓飯與咖哩的極致享受
造訪印度料理店時,您是否曾看過幾種不同咖哩一同擺放在一個大銀盤上的餐點呢?那就是印度的定食——「塔利(Thali)」。
這次,我們來到位於東京麴町的正宗印度咖哩專門店「AJANTA」,請他們教我們就算是第一次吃印度咖哩也不會感到困惑的聰明吃法。
share:
在大盤上騰出空間

這次我們享用了「AJANTA」的非素食塔利。「塔利」是盛放料理的銀色大盤。上面擺放了數種咖哩、白飯,以及稱為普麗(Puri)的油炸麵餅等。在北印度被稱為「塔利」,在南印度則稱為「米爾斯(Meals)」,是一般常見的定食形式。

首先,為了愉快地享用咖哩,先整理一下大盤的上面。這是吃塔利的基本禮儀。首先,將作為口腔清潔用的小菜——查特尼(稍後介紹)中的4個小碟移至盤外。


移出的碟子可以直接放在桌面上沒問題。這樣就能為白飯騰出空間,稍後會進一步說明。
認識塔利
在開吃之前,先來了解一下印度定食「塔利」。塔利的大盤上擺放著湯品、咖哩、查特尼等多種小碟,而正中央則是白飯及由米粉、豆粉、小麥粉等製成的麵餅。以下一一介紹各項內容。
① 普麗(Puri)

將全麥粉擀薄後油炸而成的麵餅。也常見稱為「恰帕蒂(Chapati)」的薄烤餅。與日本人熟悉的「烤餅(Naan)」不同。
② 瓦達(Vada)

使用豆類和米製成的無糖甜甜圈。因為是油炸的,所以內部鬆軟、外層酥脆。
③ 帕帕德(Papad)

使用扁豆製成的脆片。略帶辛辣味。可撒在白飯上增添風味。

接著是查特尼。它是將蔬菜或水果等新鮮食材加上香料煮成糊狀的調味醬。在吃咖哩的中途享用,有助於舒緩口腔中辛辣的感覺。可單吃,也可搭配麵餅沾著吃。但基本不會加入咖哩中!
④ 番茄查特尼

加入番茄的查特尼。帶有酸味,風味溫和。
⑤ 薄荷與香菜查特尼

口感清爽,適合用來轉換味覺。
⑥ 羅望子查特尼

使用在東南亞與印度等地栽培的羅望子與紅糖(Jaggery)製作的醬汁。類似果醬的口感,甜中帶酸。
⑦ 粗麵粉基爾(米粥)

使用義大利麵中常見的粗麵粉製作的椰子味基爾(米粥)。可作為甜點最後享用,也可在中途用來緩解辛辣感。
接著是主角湯品與咖哩。AJANTA 的塔利中包含 1 種湯與 4 種咖哩。
⑧ 拉薩姆(Rasam)

以大蒜與番茄製作的辛辣帶酸湯品。
⑨ 桑巴(Sambar)

將扁豆與蔬菜煮成的微辣咖哩。有時也稱作「桑巴爾」。
⑩ 魚咖哩

加入大塊白身魚的咖哩。
⑪ 雞肉咖哩

椰子香氣濃郁,口感溫和帶甜。
⑫ 波里亞魯(Poriyal)

用混合蔬菜炒煮而成的咖哩,稱為波里亞魯(Poriyal),屬於咖哩的一種。
用普麗包咖哩


了解塔利的基本之後,就可以開始享用了。首先是油炸麵餅「普麗」。用雙手撕成一口大小。

建議先從湯汁較少的波里亞魯開始包。用右手指尖夾住食材。這是因為在印度教中,左手被視為不潔之手,因此用餐時基本只用右手。

包好後就像這樣直接放入口中享用。大塊的魚或雞肉咖哩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吃。用手吃總覺得特別美味呢!
將有湯汁的咖哩倒在白飯上


有湯汁的咖哩基本上是倒在白飯上食用。首先,將堆好的白飯撥開鋪平。這樣可以更好地享受每種咖哩的風味。

用湯匙舀一點咖哩,從白飯邊緣開始倒入品嚐。


先把飯鋪開,才能更清楚分辨每種咖哩的風味。


掌握白飯的使用分配,確保能品嚐所有種類的咖哩。最後也可以將各種咖哩混合後一起吃!這也是塔利的一大魅力。
查特尼直接吃

從大盤上移開的查特尼基本是直接吃。在吃咖哩的間隙吃一口,有助於舒緩嘴裡的辛辣感。


番茄口味的查特尼也可以淋在白飯上享用,風味極佳。


羅望子的甜酸醬與瓦達搭配得天衣無縫!也可以當作甜點來享用。
用帕帕德增添口感

將帕帕德捏碎灑在白飯上,可以當作口感的亮點。酥脆的質感和香氣增添整體美味。
結尾來點米粥!

甜點就選基爾(米粥)吧!當然也有人想把甜點留到最後,但其實在中途享用米粥也不錯。基爾的甜味能夠緩解咖哩的辣度。

在日本,一餐內享用多種咖哩的經驗並不常見,這次透過塔利品嚐了四種咖哩,讓我深深感受到香料不同,風味就完全不同,體會到了咖哩的深奧之處。
大家也請務必親自造訪 AJANTA,品嚐真正的印度咖哩。吃過一次就會愛上喔!
1957年由賈亞・穆爾蒂(Jaya Murthy)創立,是一家提供正宗南印度料理的餐廳。懷著「希望日本顧客能品嚐故鄉南印度最純粹的料理」這份心意,開店以來始終堅持不加以迎合日本人口味的改良,長年來深受眾人喜愛。
※刊載內容是基於採訪・文章撰寫時的資訊,可能與現狀有所不同。
tags:
share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