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家都會遇到的"飲食方式"總結
如果現在沒時間閱讀,請將其加入書籤,有空時再查看。
「皿鉢(さわち)料理」是指將食物盛放在直徑36〜39公分的大盤子上的樣式,常見於婚喪喜慶等場合。有多種擺盤方式,例如盛放鰹魚半敲燒等刺身的「生」、盛放姿壽司或卷壽司的「壽司」、以及在壽司之外還包含炸物與甜食的「組合」等。
皿鉢料理也象徵著社會地位,富裕的家庭會使用有田燒或九谷燒等高級瓷盤來盛裝料理。
「鰹魚半敲燒」原本是漁夫料理,也是「皿鉢料理」中不可或缺的一道。將帶皮鰹魚表面稍微炙燒後放入冷水冰鎮,再比刺身切得更厚,撒上鹽。為了讓鹽味滲入魚肉,會輕輕拍打,最後放上蒜片、蔥等藥味,再搭配柚子醋或醬油享用。以3月〜5月捕獲的「初鰹」或9月〜11月捕獲的「回遊鰹」製作的鰹魚半敲燒堪稱絕品。
雖然外形像蛇且性情兇猛的魚「海鱺」,其實自古以來就在高知縣被當作上品白肉魚食用。海鱺肉質清淡緊實,柔軟又富有彈性,非常美味。料理方式廣泛,包括魚漿天婦羅、唐揚、乾物以及半敲燒等。此外,海鱺的營養價值高,富含優質蛋白質和膠原蛋白,因此也被視為對美容有益的食材。
被稱為日本最燙的「鍋燒拉麵」。誕生於昭和20年代,當時須崎市一家食堂為了避免拉麵冷掉,便將其放入琺瑯鍋中送外賣,這就是鍋燒拉麵的起源。之後逐漸改用土鍋來盛裝。鍋燒拉麵的湯頭是以雞骨與鰹魚片熬製的醬油底,配料有蔥、竹輪、雞蛋、雞肉。麵條則特意煮得較硬,等顧客吃的時候口感正好。
「味噌豬排拉麵」是將炸豬排放在味噌拉麵上的B級美食。據說由在高知縣經營連鎖拉麵店「拉麵豚太郎」的人提出靈感,認為若將之前食堂裡大受歡迎的豬排定食放到拉麵上一定美味。濃郁的味噌拉麵上搭配剛炸好的豬排堪稱絕佳享受。建議先品嘗還未被湯頭浸泡的豬排酥脆口感,再享受吸收湯汁後的濃厚風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