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家都會遇到的"飲食方式"總結
如果現在沒時間閱讀,請將其加入書籤,有空時再查看。
家系拉麵的起源,是從在橫濱「吉村家」修行過的店主們獨立開業,並在店名中加入「○○家」開始的。家系拉麵的一大特色,就是點餐時可以依照喜好客製「麵的硬度、味道濃度、油量」。最受歡迎的組合是「麵硬一點、味道重一點」。建議先從標準設定開始,找出最符合自己口味的搭配。
麵多半使用被稱為「低含水麵」的種類,具有Q彈有嚼勁的口感,與濃郁的豚骨醬油湯頭相性絕佳。在多數亞洲地區,較軟的麵條較常見,因此許多遊客對日本拉麵的口感感到驚訝。實際上,也有不少人會選擇「麵軟一點、味道淡一點、油少一點」等與日本人偏好相反的組合。
在壱角家導入了電子食券機制度,並設置支援英語等多語言的觸控式券售機。店內也有能使用多國語言的工作人員,讓訪日的外國旅客也能安心點餐。
這次點的是壱角家最受歡迎的「MAX拉麵」。叉燒、海苔、菠菜等經典配料大份量呈現,再加上味付蛋,是一碗滿足感十足的人氣餐點。
此外,將花椒或辣椒醬等辛香料融入湯頭的「紅辣家系拉麵」,非常推薦給喜歡微辣口味的人。在喜歡辣味料理的亞洲旅客之間也相當有人氣,甚至有不少人會再自行加入豆瓣醬調整辣度。
濃郁、滑順的湯頭與帶有粗糙口感的麵條搭配起來,堪稱完美。
家系拉麵的一大樂趣,就是利用桌上的調味料進行「味變」。大蒜、豆瓣醬、生薑、洋蔥等都可自由添加,依據個人口味打造專屬風味。
調味料不要一次加太多,建議逐步調整,找出最喜歡的平衡。將調味料用小匙放在湯匙上,再與湯頭混合是小技巧。
大蒜帶來強烈香氣刺激食慾,豆瓣醬增加辣味與濃郁度,生薑則讓口感更加清爽。洋蔥脆口的口感也與湯頭意外合拍,是隱藏版人氣配料。
在談到家系拉麵時,絕對不能忘記的就是「白飯」。家系粉絲之間甚至流傳著「沒有白飯就不是家系!」的說法。在壱角家,只要點白飯,還會附上小黃瓜醃菜一起上桌。
推薦的吃法是「家系風蒜香辣飯」。將大蒜與豆瓣醬各取約一粒大豆的份量放在白飯上,再加上味付蛋的蛋黃與叉燒,用吸滿湯汁的海苔包起來,最後灑上一點芝麻。這種充滿罪惡感的吃法,正是家系拉麵店獨有的樂趣。
海苔、菠菜、味付蛋、叉燒等也可依喜好另加(需另付費)。
直接品嚐原味也好,利用配料或調味料改變風味也好,家系拉麵沒有固定的標準吃法。這次介紹的只是基本範例之一。不妨親自造訪家系拉麵店,找出屬於你自己的最佳吃法吧。